牙周病治療的「超前部署」Part 2:
刷牙到底刷什麼?
食物殘渣有罪嗎?
臨床上,我發現一般民眾對於潔牙的重大誤解,就是以為刷牙主要只是要把食物殘渣刷掉而已。事實上,食物並不是造成牙齒出問題的最重要原因,牙科兩大疾病—蛀牙與牙周病,其實都與細菌有關,所以我們真正要刷掉的,是牙齒上那層薄薄看不清楚的細菌薄膜,就是所謂的--「牙菌斑」。
我常用「刷水槽」的比喻來跟病人說明什麼是生物膜。有刷過水槽經驗的人都知道,如果你一個星期沒刷,水槽壁上以及通往水管的集水區域,通常會有一層滑滑、黃黃的髒東西,隨著時間愈久顏色愈深,如果一個月沒刷,可能變成黑色的…
「生物膜」在口內就是所謂的「牙菌班」!
了解了牙菌斑的特性後,我們來討論另一個大眾對刷牙的誤解,就是認為:「只要不吃東西,就沒有細菌,就不需要刷牙 (?)」
但牙菌斑長出來需要時間,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剛刷完牙,又立刻吃東西,牙菌斑並不會立刻長出來,所以有些病人因為覺得刷牙很辛苦,所以一旦刷完牙,即使肚子很餓也不吃東西了。針對這點我個人倒是覺得,人生不用活得這麼辛苦,想吃的東西還是可以吃,可以等到當天的下一個固定潔牙時間,再一起刷乾淨的。
“ 那麼一天要刷幾次牙? ”
研究指出,經過良好訓練的病人可以1~2天刷一次牙仍可維持良好牙周健康;然而大部份沒有受過潔牙訓練的人每次潔牙普遍不超過2分鐘,而且只能移除大概40%的牙菌斑,所以為了維持基本的牙周健康,會建議增加潔牙頻率到至少一天兩次。
這聽起來還蠻合理的,因為一天如果只刷一次牙,牙菌斑在牙齒上作用的時間可能達到24小時,一天刷兩次的話,牙菌斑作用時間便減半到12小時,若是一天三次,雖然牙菌斑作用時間又更低到8小時,不過感覺上並沒有比12小時少多少,所以的確有研究指出,一天兩次是最理想的。
重點來了,雖然說一天可以只刷兩次,但必須有其中一次是非常徹底的潔牙(我個人會超過6分鐘以上,一般人甚至需要10~15分鐘),使用各種必要的工具,一般建議在晚上睡前做這個動作,讓晚上睡覺口水分泌少的這段長時間,有最少的細菌能在口內作怪。
不過凡事都有例外,對於遺傳體質性或是已經屬於中重度牙周病患,平常潔牙真的要比一般人花更多時間,對這些病人來說,的確我會建議他們增加刷牙頻率(建議一天三次以上,飯後潔牙),減少食物殘渣在口內停留的時間,降低細菌對他們牙周造成的影響。
下一篇我會根據牙菌斑最容易躲藏的地方,教大家「徹底潔牙心法七字訣」,請拭目以待。
<待續…> 牙周病治療的超前部署Part III : 自我口腔清潔能力 —「徹底潔牙心法七字訣」